首页

北京宠儿S调教资源

时间:2025-05-26 11:00:12 作者:报告:亚洲留学地热度走高 爱尔兰首进留学意向榜前十 浏览量:27798

  这种打着中医幌子的招摇撞骗,不仅骗取患者救命钱,还耽误了疾病救治。

▲市民王先生向媒体求助称自己可能遭遇了骗局。图/网络截图

  文 | 唐传艳

  近日,“家长花50万为自闭症儿子经络重构”的新闻登上了热搜。

  据上观新闻报道,常熟市民王先生拨打新闻热线,求助称自己可能遭遇了骗局。王先生透露,两年前,他3岁的儿子被确诊为自闭症。今年上半年,经人介绍,王先生被拉入了一个群聊。此后,王先生一共花费50万余元,为儿子实施“经络重构”治疗,几乎掏干了全家的积蓄,却毫无效果且陷入退款困境。

  从王先生为儿子寻求“经络重构”治疗的过程可以看出,他完全陷入了名为“洽圩”的机构精心设计的欺诈陷阱当中。

  先是熟人介绍入群,再通过晒治疗效果吸引王先生参与;先以公益治疗打消费用顾虑,再以“公益治疗要排队、着急可以走商业”等说辞来一步步套牢,其间稍微质疑就会被踢出群、付款后不久群聊被解散……种种做法,无不充满了套路。

  至于“经络重构”这种治疗方法,恐怕连中医针灸师都不敢相信会有其宣传的神奇效果。经络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,经络可以打通,但重构之说就太过夸张,将“经络重构”用于治疗自闭症,则更是属于“门外汉”的生搬硬套、凭空想象。

  而且,涉事的“上海洽圩健康医学研究有限公司”工商信息显示其为健康咨询服务机构,不具备诊疗资质,再加之“甲方签订本协议即表示认可乙方的技术服务”等霸王条款,更是让此种治疗的欺诈本质一览无余。

  其实,这种骗术并不算高明,但王先生等人何以容易上当?这是因为很多疾病极难治疗,对疾病的焦虑,很容易让人病急乱投医,有时甚至明知可能有诈,也愿意冒险尝试。这就是医疗骗子专挑难治性疾病下手的重要原因。

  这种打着中医幌子的招摇撞骗,不仅骗取患者救命钱,还耽误了疾病救治。类似事件警示,由于容易出现“当事者迷”的现象,患者家属在作出重大诊疗决定时,最好到正规医院,请专业医生把关判断。

  近几年,假冒“老中医”、夸大药效、制造陌生名词等手段骗取患者信任,通过套路卖药、套路营销大肆敛财的现象已非个案。

  2021年,江苏南通警方通报一起特大网络诈骗案,犯罪团伙虚构所谓医学专家的良方偏方,夸大、虚构药品疗效,欺骗群众,涉案成员720多名,涉案金额达3亿多元。更有甚者,在今年2月份的一起案件中,犯罪团伙化身“中医”,将网上购买的廉价的保健品,冒充成“特效药”,出售给被害人。

  上述案件中,涉案人员都受到了法律的严惩。但王先生的遭遇再次警示人们,相关治理工作仍需加把劲。

  除了严惩,对医疗欺诈行为的过程监管也要有所侧重。一些拙劣的医疗骗术可以大行其道,已然说明,在疾病与生死面前,很多人不仅难以做到坦然相对,而且判断力也会明显降低。多关注那些容易病急乱投医的难治性疾病患者,将他们置于更好的保护之下,方能避免更多患者及家属陷入类似的困境当中。

  撰稿 / 唐传艳(医务工作者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

以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工业“低产田”改造机制为例:2016年以来,嘉善县为提升工业土地利用率,一方面确立以亩均效益为核心的评价标准,对不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进行改造或腾退。另一方面,优化管理机制,出台工业投资项目准入评价、工业厂房租赁等管理细则,逐步提高产业发展层次。

请市民商户来“找茬” 优化营商环境成“新春第一会”关键词

中巴交流合作升温 “馆侨企警”联动护航安全

“各地从基层实际出发、从群众视角出发,运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推动依法行政,利企便民,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。”贵州省律师协会监事长朱山代表说。

2024“全国科技工作者日”主题确定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将首展开放

美国《华尔街日报》指出,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正在“加大油门”前进,一些新进入者已经拥有了很高的知名度,并在质量和价格方面享有盛誉。该媒体认为,这可能会重塑中国的高端电动汽车市场,最终或将重塑全球市场。

广州启动气象灾害(暴雨)Ⅱ级应急响应

“半路出家,研究石刻,完全是出于一种热爱。”为了摸清西藏石刻文化的家底、保护石刻文物并填补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,格旺2014年开始开展石刻调研工作。他走遍了全区74县区,走访石刻文物遗存点,开展石刻文物遗存点调查,对具有重要价值的石刻、石碑进行鉴定及数据采集工作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